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的选择是依据2000年江西井冈山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定的慢性胃炎诊断标准[1],均为我院(2007年9月—2010年12月)行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共148例,其中男82例,女6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0岁,平均(46.3±7.0)岁。临床均表现为上腹疼痛或不适、上腹胀满、早饱、嗳气、恶心等,持续1个月以上症状不缓解。经快速尿素酶试验或(和)14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排除溃疡性消化不良或消化性溃疡。有严重心、肺、肝、肾病史及伴有严重并发症、有药物过敏史者和妊娠哺乳期妇女不予纳入。将148例慢性胃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组78例,西药组7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年龄(岁) 病程(年),x±s)
男 女 最小 最大 平均(x±s) 最短 最长 平均(x±s)
针灸组 78 42 36 15 80 46.4±6.5 1 6 2.10±1.80
西药组 70 40 30 17 70 46.2±7.5 1 5 2.23±1.74
2 治疗方法
2.1针灸组
- 针刺:主穴取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配穴:梁门、建里、期门、太冲、膈俞、阿是穴。饮食停滞加梁门、建里;肝气犯胃加期门、太冲;瘀血停滞加膈俞、阿是穴。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用华佗牌0.25mm×40mm的毫针,患者先俯卧位,针膈俞穴、阿是穴浅刺得气后随即出针;再仰卧位针刺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采取提插得气后行先泻后补手法,配穴可随证加减选取,均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min,最后留针期间要同时进行巨灸的治疗。
(2)巨灸:将艾叶捣细成艾绒,抓取拳头大小的艾绒,捏成直径约5cm、厚度约1.5cm、中间凹陷的艾绒碗(见图1)。然后将这一艾绒碗倒扣于有长柄的平底漏勺中,首先用1cm厚的毛毡围住神阙穴,再将承有巨灸艾的平底漏勺置于毛毡圈上,点燃巨灸艾,熄灭明火用暗火熏灸(见图2),密切观察灸治情形,避免烫伤。若中途患者感觉太热,可抬起漏勺散热一下再继续灸,如此反复直至巨灸艾燃尽即可,时间约15min。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图1 巨灸艾绒碗图
图2 慢性胃炎患者正在接受巨灸治疗
2.2 西药组
西药三联疗法: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g,每日3次;甲硝唑0.4g,每日2次;胶态次枸橼酸铋钾(CBS)240mg,每日2次,疗程4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治疗后每周门诊随诊1次,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后的反应,治疗前后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并在治疗后1个月复查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或(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测得幽门螺杆菌为阴性者为幽门螺杆菌根除。
3.2 疗效评定标准
近期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胃酸基本恢复正常,胆汁反流消失;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胃酸分泌功能和胆汁反流明显改善;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胃酸分泌功能和胆汁反流改善;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而未恶化者。
3.3 治疗结果
(1)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针灸组78例,幽门螺杆菌转阴者59例,根除率为75.6%;西药组70例,转阴者43例,根除率6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针灸组 78 2 10 65 1 98.7 西药组 70 0 0 55 15 78.6 |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后,针灸组的总有效率为98.7%,西药组为78.6%,经Ridit分析,u =2.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加巨灸的疗效优于口服西药。
(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针灸组只有2例发生轻度皮疹,给予口服息斯敏每天1片,共服用两天皮疹消失;西药组出现恶心13例、呕吐1例、轻度皮疹4例,经对症处理一周后不良反应消除。
(4)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程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例
腹胀 腹痛 恶心、食欲不振 泛酸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缓解率(%) 治疗前 治疗后 缓解率(%) 治疗前 治疗后 缓解率(%) 治疗前 治疗后 缓解率(%)
针灸组 78 70 10 85.7 69 1 98.6 71 1 98.6 63 3 95.2
西药组 70 63 13 79.4 67 6 91.0 63 6 90.5 60 7 88.3
由表3可见,两组病例均经30天治疗后进行比较,腹胀缓解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腹痛缓解率治疗组为98.6%,对照组为91.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恶心、食欲不振缓解率治疗组为98.6%,对照组为90.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泛酸缓解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88.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5)随访:针灸组治愈病例经1~3年随访至今未复发;显效或有效的病例经以后的间断治疗,均有向愈的迹象,未见反弹病例。
4 体会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反应。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主要的病因。本研究西药组采用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对幽门螺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甲硝唑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胶态次枸橼酸铋钾以极微沉淀覆盖在溃疡上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隔了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粘膜的侵蚀,促进粘膜再生。但不良反应多见,从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以看出,恶心、呕吐、皮疹等发生率较高。
中医根据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胃痞”“胃脘痛”范畴,若兼“反酸”和“嘈杂”等症,则可参照相应病证辨证。胃脘痛的发病机理是脾胃纳运升降失常,气血瘀阻不畅,即所谓的“不通则痛”。治疗上多采用通法,使气血调畅,纳运复常,则其痛自止,也就是所说的“通则不痛”。
胃为六腑之中心,以通降为顺。神阙穴为通调肠胃功能,保健养身、延年益寿之要穴,故在该穴采取巨灸治疗。巨灸疗法是我科在原有艾柱灸治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发展而来的独到治疗方法,比通常采用的各种艾灸方法都要热力足,治疗面积大,温通效果更佳。适用于脏腑虚寒、寒凝气滞引起的各种疾病。中脘穴系胃之募、腑之会穴,足三里乃胃之下合穴,凡胃脘疼痛,不论其寒热虚实,均可用之通调腑气、和胃止痛[2];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沟通三焦,功擅理气降逆,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取之可畅达三焦气机、和胃降逆止痛;公孙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调理脾胃而止疼痛,与内关相用属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饮食停滞加梁门、建里消食导滞;肝气犯胃加期门、太冲疏肝理气;瘀血停滞加膈俞、阿是穴化瘀止痛。
综上所述,针刺结合巨灸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疗效显著,止痛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0,5(2):77.
[2]郭长青,张莉,马惠芳,等. 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全二册)[M]. 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8:8.
作者:唐晓文,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是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