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典型的就是口罩行业,随着民众对疫情的适应性逐渐增强,口罩暴利行业从最初的50块一个,到现在的2块钱十个,价格暴跌。
那些刚开始就十分有远见的从事口罩相关行业的人群基本上都发了一笔大财,起初,甚至还有人高价倒卖口罩“发国难财”,后来许多企业都转行生产口罩,导致供过于求,大量口罩堆积滞销,高价倒卖现象才得以遏止。
口罩已成昨日黄花,现在,更加暴利的行业已经成为了核酸检测。
跨省市要做核酸、返校返工要做核酸、坐飞机高铁要做核酸、密接要做核酸、次密接也要做核酸……反正,只要出远门或者接到时空交集短信都要做核酸。
全国十几亿人,大大小小的核酸检测机构也才一万多家,排名靠前的几家核酸检测机构基本上占据了核酸检测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核酸检测机构一天的检测能力可以达到5165万管/天,越来越多的核酸检测企业加入进来,使得检测速度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提升了,利润也随之蹭蹭上涨。
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一个“利”字,核酸检测也是一样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有多暴利?
- 检测需求大,检测次数频繁。
目前,截至2022年4月,我国核酸检测已经完成了115亿次左右,短短三年时间,核酸检测的数量就已经变得极为庞大。
疫情爆发中心地区,常常有一天做两三次核酸检测的情况,中高风险地区更是持续性做核酸排查新冠情况。
自2019年起,只要是疫情出没的地方,都少不了核酸检测,许多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公司都在疫情爆发后的两年内赚得盆满钵满。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从2018年至2020年,国内核酸检测的市场规模从90亿元增长至121亿元,一年时间里就暴增三分之一,2021年则继续增长到132亿元。
我们熟知的金域医学、艾迪康、东方生物、圣湘生物等,就在这次核酸检测市场中占据了大头。
其中,圣湘生物2020年收入增长了12倍,核酸试剂净赚20个亿;另外,最先参与到核酸检测的第三方实验室之一的金域医学,在2020年我国范围内累计做了3200万次核酸检测,占据当年度全国总核酸检测的十分之一,就是这“十分之一”的核酸检测就已经使金域医学2020年的收入达到23亿元以上,净利润达到7亿元以上;除此之外,艾迪康更是仅靠核酸检测就赚了20多亿元。
这些核酸检测的龙头企业一年之内赚的钱几乎都是以亿为单位,还有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核酸检测机构,虽然没有乘上最好时机的东风,但也算是抓住了一点赚钱的尾巴。
核酸检测机构仅有一万多家,数十亿检测需求催动核检暴利
疫情的影响虽然已经在各方努力下得到了不小的改善与缓解,但是核酸检测依旧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排查工具。
一旦某个地区、城市出现了一个“小阳人”,整个城市都会陷入兵荒马乱之中,这个时候,最有效的揪出密接小阳人的工具就是核酸检测。
不检测时大家都相安无事,一检测起来就是数万万人蜂拥而上,仿佛旺季的超市打折促销一样。
一万多家核酸检测机构,实际上那些“小麻雀”核检机构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主要还是看规模大、参与早的那些大企业,虽然谈不上垄断,但最终的结果也和垄断差不多了。
一个大核酸检测的企业就可以手握数十亿核检需求,起初,做一次核酸检测高达200元,如果要加急的话,甚至可以被炒到1000块钱。
赚钱的心思一出,就有人开始想方设法地要增加核酸检测的次数了,比如检测结果呈假阳,诱导检测者多次检测。
只不过现在下场的核酸检测机构增多了,政府也出手整治核酸检测高收费的情况后,核酸检测的价格终于从两百多元逐渐降到了28元,还有许多地区的核酸检测已经推出了核酸免费检测的政策,即便是检测结果有误,核酸检测机构也无法在核酸检测上再多做手脚。
核酸检测免费后,虽然核酸检测试剂还能扛住一点政策的高压,但是也已经无法回到最初的“暴利”了。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核酸检测机构坐不住了——赚不到大钱了呀。
虽然核酸检测短期内无法被取代,但是肉眼可见的,核酸检测的红利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了,现在顶多能当成一个站在风口上的夕阳产业来看待,一个乘着东风,但又不够让“猪”起飞的产业。
现在,飞不起来的“猪”,给这些企业带来的反噬开始了。
相关企业是如何被反噬的?
目前,今年的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已经差不多都披露了,去年的年度财务报表也展现在大众眼前了。许多与核酸检测相关的企业都纷纷感受到了市场的千变万化。一年之前收入翻倍的行业,养活壮大了多少企业,如今却往日不复风光。
多家企业纷纷哀嚎,核酸检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不增反降,业务广泛的企业可能营业收入是增长的,但营业利润却是逐渐下跌,无法再与2020年时的净利润相比。
比如圣湘生物,它在吃到甜头后,一上市就碰上了营业收入、净利润下跌的情况,首当其冲的就是股价暴跌,上市当日高达151.79元/股,本月却跌到了45.5元/股。
陷入同等境地的可不止圣湘生物一家,之江生物、华大基因、万孚生物等,都被这股吹灭了的东风给带到了低谷。
如果说2021年是个节点的话,那么,在这个节点之前,从事核酸检测行业的都混的风生水起,在这个节点之后,又纷纷都陷入瓶颈。
当他们发现核酸检测已经无法再现辉煌后,立马开始寻求别的出路,鸡蛋再多也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企业转型、着眼国外、投资理财、恢复老本行……这都是解决眼下困境的办法。
其实也不难理解,吃到第一波红利的企业可能只是想为国贡献一份力量,但没想到借此“发家致富”了,初心还在不在我们无从得知,只不过后续加入进来的企业的确是发现了这一“商机”才陆陆续续参与的。
当市场饱和时,再怎么赚钱的行业都会被迫跌价,尤其是事关民生的行业,市场乱象出现后,政府出手整治是必然的。
依照现在的疫情状况来讲,核酸检测依旧会存在,数量也不会大幅减少,但是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定价降低,最终只会像口罩一样变成一个薄利产业。
处于风暴中心的核酸检测机构们,或许早已找到了新的出路。
而仍在投机取巧的企业,也必然会承受相应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