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性地听到说“一家几口共同患结肠癌”的报道,此时心里就会有很大的疑问,结肠癌真的会遗传吗?
结肠癌就是发生在结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结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等,而发生在这些部位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结肠癌,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将结肠癌分为溃疡型,肿块型,浸润型。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可将结肠癌分为腺癌腺,鳞癌未分化癌,结肠癌早期常无特殊症状发展后,可能出现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等临床表现。
01
先来了解一下结肠癌的诱因有哪些?
1、饮食:饮食因素是导致结肠癌发病的主要因素,长期食用高脂肪或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对消化道造成损害,这种损害持续的时间越长,可能导致长期慢性炎症,为癌细胞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遗传:父母患有结肠癌的人群,比正常人群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高8倍左右,这说明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如果不控制家族遗传疾病,一般会发现早期患结肠癌的可能性大。
3、疾病因素:在结肠癌的人群中,疾病因素占很大一部分,如结肠腺瘤,当发病时症状与结肠癌相似,结肠腺瘤患者患结肠癌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几倍,如果以前患有慢性结肠炎不及时治疗、有效控制,也会慢慢发展为癌症。
02
结直肠癌真的会“遗传”吗?如何确认自己有没有风险?
一般来讲,在大肠癌中有着70%~80%是没有遗传背景的,这种大肠癌通常被叫作为散发性大肠癌,对于剩下的20%~30%当中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称为遗传相关大肠癌。
大肠癌家族史是遗传因素的一种最为直接的体现,患癌的几率与家族史有密切关系,危险度的强度与家族史中大肠癌亲属的数量、是否一级亲属、发病年龄相关。
具体表现为: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三个以上的人患有直肠癌,其中的两人或以上为同一代,在最为相近的两代人中很有可能发病,遗传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中是一重要因素,临床上有两类病人遗传因素表现较为突出。
一类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另一类则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又包括部位特异的结直肠癌和癌家族综合征。又包括部位特异的结直肠癌和癌家族综合征。
除这两类病例外,都称为散发性病例, 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95%的外显率,其子女有一半得病的几率,如果此病不治疗,最终必将癌变。
03
如何确认自己有没有风险?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癌症排行榜位居第三,直肠癌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癌灶逐渐增大,可发生一系列不适,当我们身体出现以下危险信号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
1、便血:便血是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常被患者忽视或被误诊为痔疮,而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便血多为红色或暗红色,患有黏液血便或脓血便,有时伴有血块,坏死组织,这种症状是由于癌肿增殖后,血运障碍,组织,坏死,糜烂,溃破感染、溃疡形成的后果。
2、大便习惯改变:由于肿块及其产物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如果便意频繁、排便不尽、里急后重等,排出物多是黏液脓血便,最初这些“假性腹泻”现象多发生在清晨起床不久,称长期腹泻,以后次数逐渐增多,甚至晚间也不能入睡,改变了往日大便的习惯。
3、肠道狭窄及梗阻现象:癌肿绕肠壁周径浸润,使肠腔狭窄,尤其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多为狭窄型硬癌,极易引起梗阻现象,直肠壶腹部癌多为溃疡型,壶腹部较宽广,估计约1~2年左右才引起狭窄梗阻。
大便形成便稀,排便困难,便秘引起腹部不适,气胀及疼痛,由于粪便堆积,在梗阻上段一状结肠部位,有时在左下腹部,可扪及条索状肿块。
04
早期结肠癌应该怎样诊断?
由于早期结肠癌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一般较难诊断,但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就是进行肠镜检查,同时还可以辅以常规检查,便潜血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等,如果肿瘤标记物略有升高,可能提示存在早期结肠癌,但诊断早期结肠癌的“金标准”,就是肠镜下病理活检。
在进行肠镜检查时,虽然部分肿物在外观上有癌的表现,但在取病理并进行活检后,可能发现只是炎症性病变或者良性的腺瘤,对于此种肿物应该反复进行活检,只有三次活检的结果都为阴性,医生才会诊断为良性病变,因为取病理部位深浅不同,得出病理结果的可能也不同。
因此如果要诊断早期结肠癌,进行肠镜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病理活检,是最合理的选择方法。
温馨提示: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展,我们已有成千上万的方法可以战胜癌症,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把癌症扼杀在摇篮当中,所以面对癌症,我们无需盲目恐慌,而是要敢于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