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6 发布人:华健百科
彭坚,1948年出生湖南省长沙市,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是国内著名的中医。与其他中医不一样,彭坚在伯父的影响下,探索并总结出了一条学习中医的不同道路,可以说是捷径。
彭坚的曾祖从明末开始就在长沙行医,是地地道道的中医世家。但是,彭坚却并没有从小学习中医,一直到高中毕业,在社会上几近闯荡之后,才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跟随自己的伯父学习中医。当时,他已经24岁了,这在中医人的眼里已经没有“童子功”了。因此,要强记中医的许多内容是比较困难的。
他的伯父当时在湘雅医学院中医教研室当主任,是一个中医临床家和教育家。他看到彭坚的实际情况,于是决定对他“因材施教”。伯父看到他年龄偏大,没有让他从头背诵那些《十八反》《汤头歌》等入门的书本,也没有让他读其他中医古籍,甚至《黄帝内经》也没有找他读,而是直接读《伤寒论》。由于年龄大,理解能力好,生活阅历也比较丰富,因此收到了奇效。
其实,这是一种高屋建瓴、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方式。理由很简单:每个人在接触新的事物时,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现象,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对于中医学习来说,只要方向选对了,第一步走好,学起来就事半功倍。
伯父之所以对他采取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是因为受名医陆九芝的影响。陆九芝认为:“学医从伤寒入手,开始觉得很难,但后面会越来越觉得容易。”另一方面,是伯父自己几十年来从医、教学的感悟。伯父到晚年时还说:“我一辈子从医,直到老来才大彻大悟。原来读《伤寒》、用经方,才是学中医最好的捷径。”这种领悟是一种久历沧桑后的人生真谛,非常值得后人重视!此后,伯父在每年的秋天都要抽出时间把《伤寒论》重新温习一遍。
在伯父的坚持和严格督促下,彭坚靠着顽强的毅力,硬是把《伤寒论》原原本本地“啃”了下来。跟伯父学习的5年间,彭坚老师一边反复读《伤寒论》,一边抄经方,并把伯父传给他的经验记录下来,细心体会,反复揣摩。
此外,他还一直践行伯父的教诲:“学中医要从一家之言开始,读通之后再取百家之长。不可博览群书而无所依托,也不可抱一家之言而顽固不化。因此,在读通《伤寒论》之后,彭坚广泛阅读中医典籍,博采众家之长,在伯父的严格教育之下,彭坚迅速成长,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独立出诊,成为著名的“铁杆中医”。
为什么从一开始就学习《伤寒论》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这种做法为什么是学习中医的捷径呢?
与其它的中医典籍不同,《伤寒论》是一本临床经典,不谈理论,而是紧扣临床实践,把一种疾病从开始产生到最后完结的过程,全部有序地写出来,归纳了疾病的千变万化,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思想,是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中医临床著作。说通俗一点,就是教人如何认识疾病,如何开方抓药的书,实际操作性非常强,很多人读通以后就可以直接看病了。
这正是中医的生命所在,中医看病的本领,不在于记住了多少理论,也不在于记住了多少方子,而是在于能够辩证,这是遣方用药最基础、最重要的依据。也就是说你首先要学会确诊疾病,才知道用什么药。而《伤寒论》如果一开始就进入了你的思维空间,你就牢牢掌握了中医的核心和灵魂。所以,这也是学习中医的一条捷径。
彭坚后来考取了中医的硕士研究生,从中医传统的父子师徒相授转入现代教育深造,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同时也在附属医院出诊,后来成长为著名的中医教授和中医大家。其代表性著作《我是铁杆中医——彭坚学术观点与临床心得集》《彭坚汤方实战录》在中医界受到非常高的评价,也是学习中医非常好的教材。
我对这位医生很感兴趣,请尽快寄资料给我!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好医生吗?
我想详细了解这位医生的资料!
找这位医生能得到哪些支持?
找个名医请电话联系我!
请在我附近区域找个名医?
谢谢,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好医生:浙江
发布
电话
回顶部